不过观众对于《八佰》的评分却呈现出两极分化,喜欢的观众盛赞这部电影是“近十年最优秀的国产战争片”,不喜欢的观众觉得该片不真实到处充满着各种煽情和矫情。确实虽然导演表示让观众哭的不一定是好电影,但事实是《八佰》真的很好哭。
抛开《八佰》是否歪曲历史,但是说它刻意煽情我不同意,因为这部电影前五分钟就已经在用生动的镜头在渲染当时战争的气氛,后面让观众哭,完全是铺垫到那儿了,情绪是自然而然被顶了上去。
电影第一个让人鼻头一酸的点,来自于电影中最小的两个角色。一个是尚未成年的小七月,一个是刚刚12岁的小端午。七月第一次见到端午之后,他就想让端午接替自己的工作,当时七月笑着对端午说出那句“等我死了你就替我”。
这句话一说出来就让人鼻头一酸,两人放在现在尚且还是孩子,但是在当时他们却被迫扛起了更重的担子,做好为了保家卫国随时赴死的准备。电影在这个部分并没有可以煽情,甚至比较轻松,但已经很好哭了。
第二个全场泪奔的点很悲壮,也是最催泪的一个情节。敌军在头上挡上了护盾,准备爆破炸楼,楼上扔下去的手雷弹被悉数弹开无法造成伤害,这时候21岁的陈树生当机立断,在身上绑满了手榴弹,拉线之后迎着炮火用身体砸开了敌军的阵型。
在他留给母亲的遗书上,只写了八个字:“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然后是接连不断的壮士效仿,绑好手榴弹,简单交代后事报上自己名字住址,头也不回地跳下去。被记住名字的成了壮士,没有被记住名字的,可能连家人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但是随着八百壮士抗住一波又一波的死守,河对岸的平民也开始受到感染,所有人的眼中开始含着泪光大家有钱的捐钱没钱的捐命。后来每当日剧袭击,对岸民众都会架起探照灯敲锣打鼓,提醒对岸战士敌军的位置。
这一段也不是刻意煽情,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南声援帮助的民众,最多的时候达到了十万人。这种团结一心抗争的场面,怎么能不让人动容?
有人说电影《八佰》编造的成分很高,更像是一场架空历史的战争片。但其实关于当时的四天四夜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版本很多并没有统一说法,这也不是导演管虎的责任,作为一部电影,《八佰》做到了让观众当时那场悲壮的死守,实际上战争显然要比电影更残酷,不是吗?
无论如何,《八佰》是一部好电影,像这样催泪的情节其实数不胜数,泪点低的观众一定要提前准备好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