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流量,演技节目热衷于请歌手和爱豆
如今的演员竞技节目一档接一档,但是节目质量真的一言难尽,《演员请就位》靠四个导演内斗积攒了话题和流量,虽然节目给了几位爱豆S卡,让观众一直意难平,但至少几位导师对演员还是尊重的。
但是《我就是演员》就完全没有尊重演员,第一期于正还在,一开口就先拿李汶翰开刀,说他一个人轧好几个综艺,对演员这个职业没有敬畏心,最后导致他干啥啥不行,一样都没做好。
可能于正太高调了,汪海林等编剧、制片人发起了一场抵制于正和郭敬明抄袭的活动,虽然之前也有过抵制,但两位迟迟没有道歉,这次迫于压力,两人都做出了道歉,并表示要退出节目,专注于创作。
郭敬明还好,道歉的时候节目已经播完,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于正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仅播出了两期,本来已经录好的节目无奈只能做下架处理,把有关于正的部分全部重新剪辑,给节目组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这也是《我就是演员》延迟一周播出的原因。
综艺节目最缺的就是热度,只要有讨论度,这个综艺才不会爆冷,所以即便是演技节目,为了增加话题,节目组通常会请一些歌手和爱豆。
一方面爱豆确实都是刚出道的新人,有的唱跳还没整明白,就来演戏,观众自然是不看好,但不看好的前提是可以制造话题,像《演员请就位》的何昶希和陈宥维几次三番拿到S卡,这说明节目组也有意要保他们。
因为只要他们一期不淘汰,就永远不会缺话题。所以有时候导演也会被绑架。
另一方面,观众也有好奇心理,在舞台上看多了爱豆表演,总想看看这个艺人是不是有别的潜力,会不会演戏,毕竟唱跳是有期限的,你不可能一辈子唱跳,体力跟不上不说,观众也会审美疲劳。
所以演员才是艺人的终极目标,这也是很多艺人借着爱豆出道,然后转型当演员的原因之一。
艺人转型是趋势,加上节目组也需要这些爱豆来增加流量,所以演员类节目请爱豆和歌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评委一直强调演员不是低门槛,这不矛盾吗?
既然节目组需要热度,所以请爱豆都是心照不宣的事,但是不理解的是,为何章子怡、李诚儒和郝蕾一直强调演员不是低门槛这件事,他们说演员需要天赋,不是谁演都可以的。
《我就是演员3》第三期,金莎和金子涵表演了三分钟不到,就被评委喊停,理由就是说演技不行。
主持人为了缓解尴尬,问金莎和金子涵为什么要来这个节目?
金莎解释因为自己长得太少女,所以一直接不到好的角色,也拒绝了很多机会,张颂文叫她不要先拒绝,因为演员有时候是很难分清剧本是好还是坏,所以有机会一定要演。
郝蕾马上打断张颂文的话,说金莎不是一个专业的演员,身份是歌手,郝蕾的意思就是自己不会接唱歌节目,歌手没有演技天赋也不要去演戏。
她不明白为什么所有人都要来演戏?放着好好的职业不做,非要挑战自己不会的。
章子怡这边也有话要说,一边说金子涵不认真听,又再次强调演员不是一个低级的职业,为何人人都想来分一杯羹?不是谁来就一定能演的,真没这个天赋就不要来了。
总之,两位评委的点评虽然都有道理,但是听着就是让人不舒服,虽然这些演员有一部分是自己报名争取的,但更多的是节目组邀请来的,一边打着让他们来节目翻红的目的,评委又口口声声强调演员不适合她们。
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
不仅节目组矛盾,评委有时候也很矛盾,郝蕾在前两期说自己不是一个有天赋的演员,主要靠的是努力,现在又说演员没天赋真演不了戏,前前后后,真不知道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同一个演员,不同的导师也会出现不同的点评,就拿郭品超的表演来说,张纪中说他表情太少不够丰富,看起来内心毫无波澜,章子怡却说他表情太多。
一个说多,一个说少,那演员到底该听谁的?
很多演员来这里,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节目又需要赚钱完成kpi,你情我愿的事情,倒不如把她们演技差在哪里做些指导,而不是一直强调“没天赋就别来”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