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版《大决战》能不能超越经典?5大硬伤,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剧版《大决战》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走高。有经典电影版《大决战》,横亘在剧版面前,剧版能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越经典?
实事求是的讲,剧版《大决战》也有不少问题,在笔者看来主要五大硬伤,分别是人物设计、道具穿越、演员年龄、人物称谓、编剧水平。这5大硬伤,无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笔者结合历史,为大家一一分析。
硬伤一:人物形象设计有问题;
拍摄近现代历史正剧有一大优势,即有大量的照片视频作为参考。然而,电视剧《大决战》中,在人物形象设计上明显有穿帮,最明显的就是范汉杰。
硬伤二:道具穿越;
电视剧《大决战》的道具穿越是一个大问题,以致于部分军事发烧友一看到谢尔曼坦克就不想看了。原因为何?谢尔曼坦克基本上就没出现在解放战争中。
再如,辽沈战役中林彪乘坐的专列车型SY1770,这是唐山机车厂于1960年研发制造的产品,很显然是穿越了。由一斑而窥全豹,电视剧《大决战》的道具确实是出现了问题。
硬伤三:演员老龄化严重;
三大战役期间,我军高级将领普遍年轻,以纵队一级高级将领为例,东野三纵司令员韩先楚才三十五岁,可其饰演者王挺已经小五十,显得老气横秋。
再往高处说,67岁的卢奇饰演44岁的邓小平、50岁的郭广平饰演41岁的粟裕、42岁的于滨饰演34岁的张震、59岁的何政军饰演46岁的罗荣桓……
演员老龄化本就会出现面部臃肿的情况,导致扮相不好看。这一点,电影版《大决战》完美避开,演员实际年龄与当年的指战员年龄较为相符,历史还原度更高。
硬伤四:称谓有问题;
再以塔山阻击战为例,我方三人战斗小组化妆之后,到了地方阵地,竟然称敌人医护兵为卫生员。众所周知,卫生员、炊事员、司号员、司令员、警卫员等各种体现官兵平等的“各种员”,那是我军特定称谓,在国军阵营是不会出现的。
硬伤五:编剧黄剑东能力欠缺,导演高希希全景式战争展现能力不足;
就目前而言,国家已经解密了不少绝密文件,对老版《大决战》进行补充,绝对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以辽沈战役的隐蔽战线斗争为例,“方涛小组”成员李英泽、高振海奉命打入东北“剿总”司令部,搞到了不少绝密情报,为东北解放立下汗马功劳。
特别是李英泽,在“剿总”机关负责后勤统计期间,掌握了敌粮秣、被服、薪饷等后勤情报,为东野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情报支持。然而,编剧黄剑东在整合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已解密的史料。结果,《大决战》名不副实,相把同题材电视剧《解放》剧本又重新写了一遍,导致剧本重复率高,观众审美疲劳。
编剧写不出好剧本,导演能及时止损也行。然而,导演高希希的战争全景式展现能力不足。以高希希翻拍《三国》为例,只要牵涉到全景式战争就饱受诟病。到了《大决战》中,这种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军事发烧友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所在。
虽说电视剧《大决战》存在有不少硬伤,可瑕不掩瑜不失为近年来少有的诚意之作。看好老版《大决战》人,也是有着苏联式电影情节,认为人海大场面就是大制作。实则不然,高希希在演员刻画、服装、场景设计上也是可圈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