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男人辞职回家,为家人拍下动情私密照

麻花影视Aaron影视资讯人气:110时间:2023-12-06 01:02:07

34岁的刘小光,

几年前从500强的外企裸辞,

成为了一名专职的家庭摄影师。

他从拍摄自己的女儿开始,

慢慢走进了其他家庭。

五年中,拍摄过的胶片数量,

已有500多卷。

曾是摄影记者的仲铭,

将镜头对准了已经离异的父母,

通过这种方式,

近距离地凝视他们,

渐渐和原生家庭和解了。

庄喆,从拍摄一个验孕棒开始,

连续记录了女儿7年的家庭影像。

还为200多个其他家庭拍摄过,

时间最长的一个家庭,已连续拍摄10年。

《超级英雄》系列,刘小光 摄

《柒 七》系列,庄喆 摄

中国有近千位家庭摄影师,

一条与其中的三位聊了聊,

他们都提及了曾受到过最多质疑的地方:

家有什么好拍的?

你单身,没家庭、没孩子,

怎么能拍好家庭影像?……

庄喆说:“并不是走上街头,

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记录者。

拍摄下每一个具体的人、真实的家庭,

也能间接地反映一个时代里中国人的家庭关系,

这也是家庭摄影真正的意义所在。”

撰文 | 张翔宇 责编 | 邓凯蕾

仲铭

仲铭今年33岁,长期生活在成都,从事家庭摄影已经有将近11年的时间。

除了拍摄自己的父母,仲铭拍摄的其他家庭影像中,最特殊的一部分是拍摄委托人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从2010年开始,他至少拍摄过200多个家庭。

仲铭目前单身,受到质疑最多的,一方面是:你没有家庭、没有小孩,为什么要成为家庭摄影师?另一方面是,家有什么好拍的?

他觉得,家庭摄影并不仅仅是一种摄影形式,而是一种回归自我、真实面对原生家庭关系的方式。拍摄日常生活的空间、拍摄故乡、拍摄大学生活、拍摄密友……在仲铭看来,都属于家庭摄影。

因为要走进别人私密的生活空间,每次在拍摄之前,他都会请拍摄对象完成一个问卷。问题涉及家人之间的关系、父母的作息时间、日常的生活安排等等,但大部分人都无法准确地回答出这些问题。

在仲铭看来,家庭摄影所折射出的,其实是亲密关系:“原来我们对自己的父母,是不够了解的。”

仲铭镜头下的父母

《朝夕相处的二十天》系列

“拍完离异的父亲、母亲,

我和原生家庭和解了”

仲铭的父母在他三岁的时候便离异了,他从小跟着奶奶一起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仲铭开始为一个生活在成都的外国家庭拍照。

令人意外的是,这对夫妻的家里,收养了一个具有先天性唇腭的中国男孩,这让仲铭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的温暖,他决定放弃继续做一名摄影记者,成为了一名职业家庭摄影师。

《朝夕相处的二十天》系列,仲铭 摄

2015年,仲铭将镜头对准了自己的父亲与他现在的妻子:“她算是我的第二个母亲。”《朝夕相处的二十天》,就是他最早拍摄的一个系列。

照片是在仲铭、父亲和现在的妻子到北欧的旅行途中拍摄的,他们不会讲英文,所以三个人几乎形影不离,这是仲铭有生以来,和他们独处时间最长的一次。

物理空间上的近距离,让仲铭有些不自在,所以他躲在相机后面不停地拍,有他们躺在床上看报纸的、浏览手机里照片的、父亲在不同地方休息的……仿佛只有通过拍照,他才能和长辈交流。

《父母的日常》系列,仲铭 摄

有一组照片是在父亲的家里拍摄的。

父亲的生活非常规律,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遛狗。仲铭发现,父亲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都非常依赖它。他们几乎形影不离,甚至一起午休、傍晚按时散步……

2015年在欧洲旅游的时候,有一次在湖边,仲铭透过相机看父亲,发现他已经长了很多白发,头发也已经变得松软、稀疏。如果不是拿起相机,他很少有机会能如此近距离地凝视父亲。“凝视的瞬间,让我对原生家庭、对父母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育芳》系列,仲铭 摄

《育芳》系列,就是以仲铭亲生母亲的名字命名的。

从小到大,仲铭和母亲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后来,母亲患有了精神分裂症,生病期间吵着出院的唯一理由,就是要烫头发。

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母亲一直很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是非常漂亮的。仲铭想专门为她拍摄一组家庭影像,母亲也是他所有的拍摄者中,唯一被允许专门化妆的。

“把母亲拍摄得尽可能的美,让她穿最好看的衣服。因为我希望能在照片里,还原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尊严。”

《父母的日常》系列,仲铭 摄

这是仲铭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父母在山林里,当时雾气蒙蒙,父亲仰头望着天空,母亲抬头看向他的一瞬间被捕捉到了。因为没对准焦,最终的影像是模模糊糊的。

“这张照片,映射了我和父母最真实的关系。父母和狗狗组成了一个新家庭,他们的关系更亲密。反而和我的空间距离是很遥远的,但目光一直关注着我。忽然间,我好像释然了。”

《超级英雄》刘小光 摄

中国有近千位家庭摄影师

不完美的家庭,同样值得被记录

16年,仲铭创立了一个支持和鼓励大家拍摄家庭摄影的线上摄影平台《家庭日记》,成立这个平台的初衷很简单:一方面是国内干这一行的太少了,另一方面是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摄影关注到自己的家人。

这么多年来,陆陆续续已经有近千名家庭影像摄影师在平台上活跃着。

他们中很少有人是专业的摄影师出身,大多来自各行各业,有从事了10年工作的医生、有金融从业者、有全职妈妈……大部分人从拍摄自己的孩子开始,直到走进其他人的家庭生活里。

很多人都觉得,家庭摄影一定要拍出它的美好。照片要是瘦挑的、白皙的、好看的,人们甚至无法接受影像中的孩子是大哭的、生活空间是比较凌乱的。

但在仲铭和同行们看来,吵架后各自平复心绪的夫妻、离婚后各自生活的父母……这样复杂、看起来并不完满的家庭,同样值得被记录。

庄喆一家 2019年摄

据仲铭观察,主动找到家庭摄影师拍摄的人中,98%都是女性(家庭中的母亲角色),而父亲扮演的大多是配角,有些人的拍摄态度也十分应付,就像一个道具。拍摄过程中,最尴尬的几种情况是:孩子的父亲突然和妻子吵架、手机始终不离手,不停地打电话、接电话,甚至有人中途离场。

在大部分的中国家庭中,父亲的角色是缺失的。而当主动发起的人是男性的时候,整个家庭的氛围便会轻松不少。他更懂得如何与孩子互动、玩耍,孩子也会很有安全感,拍摄也会顺利很多。

近一年来,男性委托人的比例开始上涨。庄喆说:“很多80、90后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他们现在已经成为了新生一代的父母,更懂得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能够主动参与家庭摄影的,一方面是经济条件基本达到了中产水平,另一方面,家庭氛围比较和睦,父亲的陪伴质量更高。”

《柒 七》系列,庄喆 摄

“我喜欢拍摄女儿的背影,

享受陪伴她的过程”

庄喆是第三个加入《家庭日记》团队的成员,在成为职业的家庭摄影师之前,庄喆在一家著名风险投资机构从事金融相关的工作。妻子在一家世界500强的医疗企业工作。研究生毕业后二人商定,在上海长期定居生活,至今已有10年。

2013年,妻子怀孕了,庄喆拍下了一张验孕棒的照片,这是他为女儿拍下的第一张家庭影像。

庄喆是受到一个美国摄影师的启发,他从女儿的出生、长大、谈恋爱,到结婚,甚至慢慢变老,都用相机记录了下来。

庄喆

2014年,女儿77诞生了。2016年底,庄喆决定辞掉工作,将自己的镜头转向家庭。至今,女儿都没有在任何一家机构拍过照,几乎所有的影像,都是他拍摄完成的。

最集中的拍摄时间,是在女儿一、两岁的阶段。庄喆觉得,女儿每一秒都在成长、变化,恨不得相机不离手地拍摄。转眼女儿已经7岁,为女儿拍摄的胶卷不计其数,精选成册的近2000张。

《柒 七》系列,庄喆 摄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拍摄,是在77两岁半的时候,庄喆独自带着她到新加坡旅行两周。他想借此给女儿拍摄一组“大片”。

但现实却不尽人意,他当时带的是一台胶片机,需要手动对焦。想要一边照顾好女儿,一边拍照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这次旅行,庄喆拍摄的大部分是77的背影:在路上奔跑、独自站在路边看风景……这让他深切地感受到,拍照和陪伴是不可兼得的,庄喆再也不把为女儿拍照作为家庭摄影的最终目的。

“因为拿起了相机,我开始被动地去看孩子的模样,和她交流,而家庭摄影的初衷,恰恰是希望通过拍照完成彼此陪伴的过程。”

《柒 七》系列,庄喆 摄

现在,庄喆很喜欢拍摄女儿的背影,他觉得这种状态比女儿样貌的变化更动人。孩子会长大,会出国求学、步入职场、甚至组建新的家庭。作为父母,总要面对她背对着离开这件事。

而成为一名真正的家庭摄影师,也让庄喆觉得自己更靠近家庭了。“家庭摄影,是一种离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家庭关系,最贴切的方式。”

庄喆 摄

现在女儿7岁,庄喆的拍摄对象也慢慢从女儿转变到了自己和太太的关系、女儿和太太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开启了新的系列拍摄《父亲》、《爷爷》。

拍摄的时候,爷爷已经是90多岁的高龄了,身体状态、记忆力都在急速衰退。庄喆决定借着拍摄的契机,在他身边陪伴一段时间。

《我怕来不及》系列,庄喆 摄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张爷爷的黑白照片,他头发花白,躺在沙发上静静地睡着,光线透过窗户洒进来,不太看得清楚他脸上的五官,但整个人的轮廓既柔和又清晰——时间带给一个人心灵上的平静和身体上的残酷,全部都在这个瞬间凝固住了。

去年,爷爷过世了。因为用镜头记录过这些瞬间,对于庄喆来说,已经没有太多的遗憾。

后来,庄喆开始为其他的家庭拍照。大部分都成了老客户,拍摄时间最长的一个家庭,已经连续拍摄了10年。

刘小光 摄

裸辞掉500强的外企工作

专职做家庭摄影师

在武汉生活的刘小光,今年34岁,是一名家庭摄影师,从事这个行业已经7年了。除了拍摄自己的家人,他还为其他500多个家庭拍摄过家庭影像。

刘小光每年都会将自己的摄影组品装订成册,至今已经有五本。拍摄胶片的总数量,至少有500多卷。

刘小光

接触到摄影,是在刘小光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没想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攒了大半年的钱终于买下了一台相机。

他出生在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家人基本都在事业单位,做类似于医生、教师这种相对稳定的工作。在裸辞成为一名专职摄影师之前,他在一家500强的外企公司做中层管理。因为工作压力大,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冲动之下便裸辞了。

刘小光 摄

做家庭摄影师,他是从拍摄自己的女儿开始的。刘小光很喜欢带着女儿亲近大自然,去经历一些自己小时候干过的事情,他觉得这远比去游乐场更有意义。

这张作品,拍摄于带女儿去江边捞鱼时,那时2岁的女儿没有任何收获,看起来有点失望。这时旁边的一位爷爷走过来,送给了女儿几条小鱼,她非常兴奋,把它们装在了塑料瓶里带回了家。

“当时女儿太小了,还不懂得什么叫分享、感谢,但有了这张照片,就好像留下一个日后再被提及起来的’证据’。”

《超级英雄》系列,刘小光 摄

大部分时间,刘小光的父母都在帮助照顾女儿。有时候,甚至比夫妻俩和女儿的相处时间还要更多一些。

有一天,刘小光的妈妈背对着他,紧紧地抱着女儿。这种亲密感,忽然间让他开始思考,在自己这么大的时候,妈妈是不是也是这样照顾自己的?

《超级英雄》这个系列,拍摄的就是母亲和女儿在一起的家庭影像,算是刘小光送给母亲的一份“特殊的礼物”。

很多人看到这组照片,留言给他说:再也不会觉得父母帮自己照顾小孩,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刘小光常常打趣说:“妻子是最难拍的。因为她在追求美的同时还很注重当下的感受。也算是对我摄影上的某种‘严格要求’。”

就在几个月前,妻子被意外地被检查出患有甲状腺癌。当时,刘小光在一个社交平台上,想查询一下这种病症的相关资料,便看到了这两个字:喜癌。

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相对于其他癌症来说,它是预后比较好的癌症。后来,刘小光用《喜癌》来命名拍摄妻子住院期间的影像系列。

《喜癌》系列, 刘小光 摄

这张照片,是刘小光在手术室关门前“强行”拍摄的。当时,外面正下着大雨,妻子被推进了医院的手术等候区。

他站在手术室外的门口,一等就是6个小时。等待期间,刘小光看到有的人在求神拜佛、有的人在听到医生喊家人名字后开始嚎啕大哭……这让他心情变得非常压抑,眼泪止不住地流。

《喜癌》系列, 刘小光 摄

原本妻子术后恢复得还不错。但在复查拍B超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乳腺上也长了几颗,担心是恶性肿瘤,所以要再做手术。

一回到病房,妻子便忍不住地流泪。当时又是疫情期间,武汉协和医院只允许一个家属陪护。这段时间积攒的所有压力和情绪,一股脑地都涌了上来。

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刘小光的手是颤抖的。在他看来,拍照这个动作需要鼓足勇气的。

刘小光和女儿

现在,妻子主要在经营服装店,刘小光则专心地做起了家庭摄影。

妻子也跟着他看过很多家庭影像,有的影像她只要随便一看,就能说出照片的破绽在什么地方,还会很直接地告诉他。“蛮好的,这也是我们夫妻之间的一种独有的交流方式嘛。”

对于他辞职专职做摄影,家人刚开始并不支持。靠家庭摄影获得的收入,也只能勉强满足家庭的基本生活。但对于刘小光来说,摄影是他平衡生活压力的一种方式,既是一种自嘲,也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

“我不后悔裸辞之后做家庭摄影,但自己也不能保证能够坚持做一辈子。我不可能放弃摄影,这是非常确信的。”

《柒 七》系列,庄喆 摄

“我们关注的是每个具体的人、家庭

并不是走上街头,才是这个时代的记录者”

仲铭曾用相机,记录过一位老人的临终瞬间。委托人是老人的孙女。仲铭拍了这个家庭两年。

2019年,他突然接到电话,被告知住院三年多的老人已经病危,即便奋力抢救,最多也只有两周的时间。为了将痛苦降到最低,家人们决定,让她有尊严的离开。

仲铭立马赶到了病房,当时亲人们正在合唱老人生前最喜欢的一首歌,在歌声中慢慢地拔掉了氧气管。监视器上显示出,老人的心跳,慢慢地停止了跳动。

仲铭 摄

《屋滴》系列,刘小光 摄

转瞬即逝和无法挽回,是家庭摄影最大的两个特点。

问及仲铭后期修图在最终影像中的占比,他坦然地说,80%的工作都在前期,如何找到合适的光线,如何捕捉到最真实的瞬间,如何让被拍摄者更放松……后期除了简单的剪裁、调色,几乎不做太多处理。

科技在不断进步,每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走近了,却与身边的人的交流变少了,也变得越来越孤单。疫情的发生,反而激发了很多人在家庭意识上的巨大转变。这也是疫情缓解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邀请家庭摄影师进到家里拍摄的原因。

《柒 七》系列,庄喆 摄

庄喆说:“家庭摄影,最重要的不是摄影,而在于家庭。一个一个的家庭,就是整个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

并不是走上街头,我们才是这个时代的记录者。如果通过摄影这种比较微观的方式,将每一个具体的人、真实的家庭关系连接在一起,通过反复大量地记录、采集,它也能间接地反映一个时代里,中国人的家庭关系是怎样的。这或许也是家庭摄影真正的意义。”

部分图片由庄喆、刘小光、仲铭提供

题图摄影来源:庄喆

优秀电影推荐

更多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jmlliu@outlook.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4 麻花影视 苏ICP备88888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