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郭视为珍宝的太平歌词,姜昆为何不唱?真的不会吗?
相声作为一门语言类表演,它存在无疑为了博观众一笑,熟悉相声的都知道,太平歌词属于相声中的一类,不过却很少有人喜欢,然而太平歌词在郭德纲的带领下逐渐走上台面,那么姜昆作为曲协主席,为何不唱呢?是不会吗?究竟有何原因?
不知从何时起,相声界被分成了主流和非主流“两大门派”,同样他们也一直处于对立的状态,姜昆和郭德纲也是“相爱相杀”了很多年,主流“反三俗”三个字抓得忒紧,而德云社也不甘示弱,嘲讽姜昆不会说相声,也就是不会说太平歌词。
对于这点姜昆不反击,他自己也承认,确实不太擅长太平歌词的表演,不过这并不是他们形成两个门派的原因,姜昆师父是马季,马季的师父是侯宝林大师,然而相声到了侯宝林那里已经在转变新的表演方式,摒弃传统相声中的包袱,因此流传到姜昆这一代时,就不需要学习传统相声的唱功了。
但郭德纲并不一样,虽然也是有师承的人,但侯耀文走得早,还没来得及教给郭德纲东西,就驾鹤西去,一切都需要郭德纲自己钻研,众所周知,说学逗唱是相声的四门基本功,太平歌词指的就是四门功中的唱字,这需要让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一边写字,一边唱曲调,后来就被认为是低俗的东西,自然而然的被摈弃掉了。
在他们看来,太平歌词确实有低俗的东西存在,不过是真的不好唱,首先唱腔比较单一,其次便是没有包袱没有能逗笑观众的点,只是单纯考验演员的基本功,都说了听相声就是为了逗观众一笑,基本功啥的,也就是老一辈的老人们,能听得出来,发展到现在,哪还有年轻人愿意听太平歌词呢?
话又说回来,老郭为何坚持这个传统呢?其实,太平歌词虽然不受欢迎,但都属于基本功一类,要说好相声,势必要先学好基本功,老郭向来重视基本功的培养,然而姜昆除了不会太平歌词,还不会报菜名、贯口,这并不是大家诬陷,而是姜昆自己说的。
看到这里,不少网友表示,姜昆会什么?只会说相声吗?说学逗唱四门功课没有齐全还能算得上是相声艺人吗?对于这点,网友们各持己见,相声流传至今或多或少有残缺,即使郭德纲后来大幅度还原,但依旧有不足的地方,并且创新型相声也一直缺乏创新能力。
就像少马爷说的那句话一样:相声是一门艺术,太雅了不好,曲高和寡没人听,太俗了也不好,陈词滥调留不住人,就得大俗大雅。但姜昆却不以为然,仍然觉得郭德纲相声三俗,时不时地翻起箱底三俗的小辫子,打压一下郭德纲,只是一个行业的相声意在百花齐放,不论是传统相声还是高雅相声,同时进步才能经久不衰。
当然也不能因为主流摈弃太平歌词,老郭也抵制,只是太平歌词是老郭自己提出与主流界区分的标志,毕竟早些年老郭被主流冷落打压已经十分无奈了,后来德云社走红之后,才上演了一招成王败寇,这时候的他已经有了公信力,认为真正的相声演员就应该会基本功,这是姜昆的一个短板。
不过姜昆就算唱太平歌词,那都是老郭改编过的,现在要唱起来,岂不是推崇老郭的太平歌词吗?其实除了姜昆之外,李金斗、冯巩等相声演员,好像都没有听他们唱过,至于为何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当时七八十年代。
传播弘扬相声的途径主要是来自于广播,电视都很少出现,因此观众们就会在固定的时间等着听一段,如今,人们可以随意更换自己喜欢的频道,这样一来,姜昆他们好像也没必要按照规矩先来上一段太平歌词了。
郭德纲从一个小剧场里摸爬滚打出来,太平歌词这一基本功自然丢不得,毕竟这也算是在小剧场生存演员的必备技能之一,当然,正因为有郭德纲的出现,继承太平歌词的衣钵,才不至于这门艺术失传。
这样说来,姜昆为首的主流相声演员,不会说相声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他们真的不需要唱这些东西,只不过,大家还是一致认为,虽然不需要,但相声四门课不能丢,基本功丢掉,怎么还能叫做相声演员呢?
不论怎样观众喜欢才是王道,姜昆身在其位,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好关于相声的知识,比起太平歌词,一碗水端平才更为重要,如果这时候突然冒出来再去唱太平歌词,想来观众们也是无法接受的,不过知道这一缺点的姜昆,改行去拍了电影。
原本端着发扬相声的头衔,去拍电影,结果票房还没有成本高,内容不好笑也就不说什么了,画质都不清晰,这不免让大家嫌弃,不好好说相声,转身过来拍电影,成果也不显著,那么是图什么呢?这在影视界也算是一个小学生了,只是吃了一次亏的姜昆,并没有打道回府,反而担任了《成吉思汗》的制片人。
这部电影的反响还是不错的,一经放映后轰动一时,至今都被很多人观看,虽然姜昆在相声没有力挽狂澜,甚至一度认为相声出现了大崩盘,但在相声宣传力度上还是可圈可点的,所以说不论会不会唱,首先要让观众高兴才是重点,三俗不三俗也不重要,与时俱进才是王道,大家认为呢?